

一、功能介绍
校准片是自带精准已知特性(如微米/纳米级尺寸、光谱反射率、灰度梯度等)的“标准参照件”——把它放在检测设备上,设备测出来的值和校准片的标准值一对比,就能快速校准设备精度、修正误差,确保设备长期运行时,检测数据准确、一致、可靠。


比如图中展示的就是校准片的实际应用场景:校准片被固定在精密操作台上,通过仪器探头定位后,即可启动设备校准流程,操作便捷且定位精准。
二、主要应用场景
1、光谱分析科研:适配紫外-可见-近红外光谱仪、拉曼光谱仪等,做物质成分分析、光谱特性研究时,用它校准仪器,数据更准。
2、 微观观测科研:像原子力显微镜(AFM)、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这类看纳米级结构的仪器,靠它校准成像精度、尺寸测量精度,观测结果才不会偏差。
3、光学成像科研:高分辨率相机、生物医学成像系统(如共聚焦显微镜),用它校准画质、还原色彩,拍出来的图像更真实。
4、材料科学科研:测材料表面粗糙度、薄膜厚度时,用它做标准参照,材料性能的数据才靠谱。
5、精密设备调试:在实验室调试各类检测仪器时,它是“基准工具”,能快速验证设备是否达到检测要求。
三、技术参数要点
1、尺寸精度:公差范围±0.0001mm~±0.001mm(百纳米级),支持1mm×1mm微小尺寸到100mm×100mm大尺寸定制,尺寸年稳定性≤0.0005%。
2、结构细节:如图中显微观测图所示,校准片包含0.5μm级条纹、圆点、十字标识等结构(图中标注“0.5um”),标识尺寸精度±0.001mm,可直接用于微观仪器的分辨率验证。
3、光谱特性:覆盖紫外(200~400nm)、可见光(400~760nm)、近红外(760~2500nm),反射率/透过率精度±0.1%~±0.5%,光谱匹配度≥99.5%。
4、材质特性:采用高纯度石英、单晶硅等材料,表面粗糙度Ra≤0.005μm,耐酸碱、抗紫外老化,长期使用性能稳定。
5、环境适应性:工作温度-20℃~60℃,湿度0~60%(无凝结),温度系数≤0.0001/℃,适配实验室精密环境。
四、集成方式
1、内置式集成:直接装在仪器内部校准单元,开机自动校准,适合长期固定用的光谱仪、显微镜。
2、模块化集成:通过标准光学/机械接口快速对接仪器,可装可拆,多台设备能共用,实验室资源利用率高。
3、便携式集成:搭配轻量化支架(如图中操作台固定方式),能灵活移动到不同设备旁校准,适合多场景调试。
4、软件联动集成:通过网线/RS232接口连仪器控制系统,电脑触发校准、自动记录数据,适配自动化实验平台。
五、优势
1、超高精度,精准匹配科研需求
依托光模块芯片微组装技术,尺寸精度达百纳米级(±0.0001mm),像图中0.5μm级的条纹结构,能完美适配AFM、SEM等微观仪器的校准,测纳米材料、微器件时误差几乎为零;光谱精度达亚百分级,覆盖全波段,光谱分析数据更可靠。
2、 实物结构可视化,校准更直观
校准片自带条纹、十字等标准化结构(如图显微图所示),用仪器观测这些结构的清晰程度,就能快速验证设备分辨率,不用复杂计算,校准过程更直观高效。
3、高稳定性,用着省心省钱
采用高纯度耐造材料,表面光滑耐磨,在实验室环境下长期用精度衰减极低,不用频繁校准或更换,既省时间又省维护成本,还能保证不同批次实验数据一致。
4、适配性强,多设备通用
不管是光谱仪、显微镜还是成像设备,都能通过标准接口对接,兼容Thermo Fisher、Zeiss等主流品牌,不用为每台设备单独买校准片,跨学科科研都能用。